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20保健食品专项治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20保健食品专项治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靠它发家,传销等负面缠身,保健品能被新品牌们“洗白”吗?
2020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尤其对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产业而言。
2020年9月8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总市值达4400亿港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身价飙升至5120亿港元,超过马化腾,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这意义非凡。
这是大消费品牌创始人,首次超越科技和房产等企业创始人登上首富宝座。属于中国品牌的新时代开启了。
有意思的是,随着钟睒睒成为首富,他不愿意提及的发家史被扒了出来。
钟睒睒
上世纪90年代初,钟辞去《浙江日报》农村部记者职位,南下海南创业,他办过报纸,种过蘑菇,养过对虾……落魄时身无分文。1990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通过新闻、打报纸广告和宣布获奖等手段,卖保健品儿童营养液,年产值过亿元。娃哈哈与广东的太阳神(年销售额2.4亿元,占63%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双雄。
钟通过商人朋友的介绍,找宗庆后拿下了娃哈哈广西和海南的代理权。为了赚钱,钟不惜违反娃哈哈的渠道政策,利用海南超低的进货价,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窜货”到广东赚到了第一桶金。宗一气之下停掉了跟钟的合作。
1993年,钟开始自己研发保健品龟鳖丸,1994年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可以说,从1994-1996年,钟睒睒通过卖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积累”,为他1996年杀回杭州成立农夫山泉,进而成为今天的中国首富奠定了坚实的“金钱基础”。
利剑2020行动是什么?
利剑2020行动,全称“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于2020年7月10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全国范围联合开展,由公安部、民政部、银保监会、***、市场监管总局等9部委联合组织实施,旨在严厉打击整治以养老服务、投资理财、医疗保健、保健品销售等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保健品属于药品吗?和药品有啥区别啊?
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不属于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品。
简单地说,药品是用来治病的;保健品是用来调节机体功能的。推销说吃了保健品就立即怎么怎么样,那都是骗人的。如果他没骗你,那就是他的产品骗了你。
再次提醒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是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并要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作为公众,在购买使用“保健品”时一定要理性,不要将它当作救命稻草,盲目听信商家广告中所宣称的功效,擅自停药或用保健食品控制病情,这样会反而贻误病情。得了病一定要严遵医嘱,科学用药。
保健食品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目前,保健食品批准的功能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等27项。治病并不是它的“功效”,更不是某些商家宣称“具有神奇作用的神药”。
所以,要正确认识保健食品。像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类型的膳食补充剂,的确能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你不能做到饮食全面均衡,以致缺乏某些微量营养成分,那么补充这些[_a***_]确实有助健康,最好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要特别注意,要到正规的经销商购买保健品。不要随意相信路边现场兜售或者在信箱里的***广告,不要轻信推销者对其产品的宣传,不要盲目相信宣***上的治疗功效;不要相信以免费为借口的老年活动,如免费保健、免费体验、免费旅游、免费讲座等,其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推销;保健品要认准“蓝帽子”;切莫将保健品当成药品,也不要神化保健品的功效,平时多锻炼身体,日常讲究营养搭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0保健食品专项治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0保健食品专项治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2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