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骗老人的保健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骗老人的保健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欺骗老年人买保健品是违法的吗?
应该算,但法律上有诈骗罪的条例,有些正是打着擦边球在欺骗老人,看过有的地方集中邀请老人上课,送鸡蛋等小礼物,利用老人爱沾点小便宜的心思邀请老人,集中上课讲解,目的就是为了老人买东西,大部分吃了没什么作用,就是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很多这种保健品都是贴牌生产,吃这些保健品不是没有效果就是效果极为低廉,甚至有些还能吃出问题,他们就是利用老人亲情上的枷锁,面子上的枷锁,一点点把老人的钱都花光,等醒悟过来时已经都买了很多了!所以奉劝老人的孩子们,平时要多跟家里的老人交流沟通,让他们也能分辨分辨!
那请问:中医叫你,吃黑芝麻黑发,吃红枣䃼血,吃什么祛湿,吃什么补肾,吃什么来排毒,是不是骗人?还有你没病,硬说会把你明年夏天会生病治好,是不是骗人?中医歪理邪说不破,保健品市场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在中医看来什么病都不在话下,什么疑难慢性疾病,三高,癌症等等现代医学认为无能为力的疾病,他都有办法治愈。有这些毫无科学,愚味,迷信,歪理邪说存在,保健品夸大宣传怎不会让愚蠢者相信呢?怎还怕愚蠢人不来卖呢?
按道理讲,这其实应该算作***罪。不过目前我国的法律想判定其有罪,还是困难不小,因为他们有各种“合法”的证件和资质为自己辩白,再加上购买者都是属于“自我选择”,人家并没有“强制”,只是引诱你罢了!大家还是要擦亮双眼,多跟老人沟通、让老人明白保健品的危害,远离保健品宣传和销售现场。
芬兰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的人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可能比不服用这些产品的人死得更早,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美国科学家近期在这方面类似的研究结论。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芬兰某城市中1800名62岁至74岁的居民健康数据。在10年里,221名服用一种维生素或保健品的人中有59人(26.6%)死亡,而未补充这些营养素的1553人中有281人(18.1%)死亡。 东芬兰大学科学家托米-佩卡·图奥迈宁博士说,在综合考虑了可能影响寿命的其他因素后,如年龄、性别和吸烟,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的人在研究期间死亡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50%至70%。 此结果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相一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3.8万名研究开始时年龄在62岁左右的女性中,服用维生素或保健品的人死亡率略高。其实保健≠吃保健品;保健品≠健康。宣传人员把这两项混淆了以后,老人就开始动心了,上当了。
总有人上门给老人推销各种按摩仪(按脚的,按头的)烦不胜烦,有没有知道怎么骗人的?
各行各业竞争都非常厉害,许多想通过个人能力改变命运的人,一次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下头来,于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在思考,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不甘平淡有使不完的劲的年轻人,总是希望有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命运的垂青令到半夜笑醒。
其实我没有跑题,这个世界,整天很多人挖空心思想,怎么样能赚钱!怎么样能赚更多的钱,怎么样能在最快速度改变命运。于是,很多颠覆传统的行业,全新理念的销售模式,应运而生,比如提问者提到的:为什么有这么多主动登门陌生拜访的销售员出现。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购买东西是一种主动行为,有需要才有购买行为,直到,太多的聪明人靠灌输,引导,推广疯狂提升业绩,人们才明白,买东西并不一定是掏钱的人说了算,于是,后来者,跟风者,模仿者,甚嚣尘上,愈演愈烈。
相对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五十岁以上年龄的人,早就固定了思维模式,信息来源单一,接触的事物太少,新的思维体系已经不可能建立起来,成为野心勃勃的推销员们利用信息差获得大量业绩的小白鼠。
他们登门拜访推销的东西并不止于:按摩器,还会有保健品,安防用的报警器等,不能说这些概念没有用。
只是:一、夸大功效,跟你说的一百分作用,大约十到二十分是真的。
二、追求暴力,进价七八元一个小电子玩意电子报警器(声音跟蚊子那么大,简直就是个玩具),卖一百元。***器一般淘宝就有,三十左右卖一百出头,七八十的卖二百出头,他会给你体验。
三、偷换概念,欺骗,销售员会说报警器跟公安联网的,是派出所推荐来安装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骗老人的保健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骗老人的保健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4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