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健科室比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医疗保健科室比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级医疗机构在床率考核标准?
等级医院对床位使用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医院发展正常的话,我们不仿根据等级医院标准走,把床位使用率制定在等级医院要求的范围内。
2. 如果医院床位使用率过低,我们要找出原因,分析问题,床位使用率定在什么程度科室才能完成,比如,某科的床位使用率是50%,现在我们要考核了,你一下子定到80%很不现实,我们要一步一步地来,逐年增长5%—10%,最后达到目标。
3. 院方在制定床位使用率时,不能一味地只为目标而目标,要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比如某科去年床位使用率50%,今年院方给科室引进了专家和设备,开展了新的科研项目,还加大了宣传力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科室的床位使用率达到70%合情合理,院方有了支持,科室再不努力达到目标,结局就是要和绩效挂勾,影响科室总绩效。
4. 出现一些特殊状况,在制定床位使用率时可以保持往年水平或是降低。比如:医院门前修路,该来的病人来不了、医院搞基建,影响病人入住、疫情时期病源少等原因。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去分析医院或是科室目前的经营状况,去制定一个最合适的床位使用率。
5. 影响床位使用率的高低有诸多因素,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只看数据表面的现象,而要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举个例子:某科上个月床位使用率70%,这个月在出院人数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床位使用率83%,经查,病人出院回家等待下一个疗程没有结算、有的医保化疗病人一个疗程结束,挂着帐,下个疗程直接入院治疗等,当然这些情况在管理规范的医院不会出现,在一些基层的二级医院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工作中我们要防止床位使用率虚高的现象发生。
6.有些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少,但房子多啊,那就增加床位,这样就会是医护人员数与床位数不匹配,大部分床位都闲着。竹影到过一家基层医院,全院只职工60多人,只有妇产科在收入住病人,每个月出院人数十几个,其它业务都在门诊完成,妇产科开放床位60张,每个月生成的卫生统计报表床位使用率很低。
乡镇卫生院一般有几个护士?
一般根据床位配比。而且不同属性科室的配比也不同。护士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按照卫生部要求,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至少不得低于1:0.4. 原则上二级以上医院实际床位数与护理人员数之比应高于:1:0.6,普通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理人员数之比应高于1:0.4。也就是说50张床位应该大于20个护士。
监护室实际床位数与护理人员数之比应为:1:3-4,儿科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理人员数之比应高于2:1。
师资比例是什么意思?
就是各地区根据教育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由编制办公室(人事局的下属科室),给学校制定一个师生比例。
按这个比例为学校配置专任教师数,这个数量一般包括校长等行政领导在内,比如某地区制定的师生比是1:20,那么,这个学校有1200个学生的话,就会配置专任老师60人。
医院运营成本包括哪些?
1、医疗服务成本及成本核算: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一)直接费用,即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开支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修缮费、购置费和其他费用。辅助科室中能明确为医疗或药品服务的科室或班组的费用支出,如一般医院的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为医疗业务服务的,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提取修购基金应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
(二)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职工教育费、咨询诉讼费、坏账准备、科研费、报刊杂志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等。间接费用按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
2、医疗成本: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消耗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货币表现总和。通常包括劳务费、公务费、卫生业务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损耗费、固定资产折旧医院总成本分配:包括房屋、医疗器械、设备,药品材料耗费,医疗业务活动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医务人员的工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疗保健科室比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疗保健科室比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5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