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骗去卖保健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骗去卖保健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卖***保健品非法获利2800元,是否构成犯罪?该如何处罚?
卖***保健品获利2800元不适应于《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9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处以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59条......以***充真,处以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三信以下罚款。
以办健康讲座的名义,向老年兜售药物,合法吗?应由那个部门处理?
湖北省目前有一个关于这个的新条例,办讲座卖保健食品骗老年人 处20倍罚款。
据条例规定,正规从事保健食品经营的,应取得许可,并在许可的范围、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如果以会议或者讲座等形式宣传推介保健食品,其宣传内容应真实、全面,与广告审批部门批准的内容一致,不得作夸大功能、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宣传,不得在许可的经营场所以外进行现场销售。 这意味着,从今年12月1日开始,再也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开个会或举办个讲座,就可以在现场卖保健食品了。如果违反该规定,根据条例,卖货不超过5000元的,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超过5000元的,最高可处货值20倍的罚款。有人认为保健品都是骗人的,你怎么看?
保健品本生是没有问题的,就像国家也在提倡养生,卫生部部长也说过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能全靠***吃药!而且养身保健室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骗人的只是保健品的销售形式,唯一要指出的是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有病还得吃药,但是在吃药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保健品对身体的代谢和机能的恢复还是有帮助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的说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这个问题不能说保健品都是偏人的,正规厂家和国家有批号的,对人体还有点用处的,但是就是教那些专门经营店铺的来说,这些人为了争钱去忽悠人,明明一块钱的东西,能卖到一二百元,就叫这些人把保健品市场搞乱了,
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论断是不正确,不科学的。首先保健品属食品范畴,有特定服务对象。某些人身体机能恢复的一种食品类別。
产妇生完孩子,一些地区民俗就会给产妇炖只老母鸡,以帮助产妇尽快恢复。从这个意义来说,老母鸡对产妇就属于保健品。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例子:骨折了,多吃含钙高的食品;贫血了,多摄取含铁量高的食物等等。说白了,保健品等于营养品。
有些人,对保健品持否定态度,主要原因有:保健品,夸大宣传,让消费者误认为是药品,能治疗疾病。
有患者在自身某些疾病长期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不相信正规诊治机构,偏听偏信一些不实信息,在偏方老观念驱使下。积极的购置保健品,相信病一定能治好,结果不光病没治愈,有的还耽误治疗时间,使病情得以加重。
在治疗理想与治疗现实差距中,自然得出保健品都是骗人的个人主观认识。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把多方、多因素造成的结果,简单推到单一方面。这也是普遍的社会心态。
谢谢邀请
保健品并非都是坏东西,只不过经过包装,通过打广告肆意夸大它的功效,加之人为炒作,好像变成了神品,成本几十元的东西可以买到上千元,其间的暴利就可想而知了。
但往往有些老年人对广告上打的东西却信以为真,为了延年益寿不惜花重金去购买,有的甚至动用一辈子的积蓄,买的保健品够开个小店了,吃了这个买那个,简直就象着了迷一样。
本人并不否认保健品本身都是骗人的,有些保健品确实有保健的功能,但它毕竟不是药品,有病还得上医院找医生对症下药。
我在此真诚希望那些对保健品痴迷的老人们,我们要理性的去看待保健品,辛辛苦苦一辈子挣钱不容易,适应扔个钱就当交学费,但总得应该买个教训吧,千万别把大钱扔进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骗去卖保健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骗去卖保健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5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