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健的进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医疗保健的进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医学到底进步了吗?
医学进步是肯定的,医学是时代产物,如果人类灭绝,医学依然存在,其他动物也有自己医学。
医学主要是针对时代疾病需要发展,如果疾病没有发展,医学也许没有必要进步。
有一点确定,医学还没有达到完美,相信这一天一定能够到来。
是的,医学进步了,但是疾病也进步了🤪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医学技术进步一步,疾病进步十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尝百草,到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再到唐代的药王孙思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5000年来,医学技术,医药种类都在不断的发展。
我们惊讶的发现,医疗技术这么发达,治不好的病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除了千奇百怪的癌症,还有像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这都是治不好的,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根治
我们可以借鉴上一个5000年的医学技术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下一个5000年以后,不管医学技术怎么发展,都不能彻底的根除疾病。
因为医学的本质啊,是治疗人们意外得到的病,而不是治故意得的病。
比如说我们医生,能够治疗我们下楼梯时不小心把腿摔断了,这个我们医生可以治疗,但是如果谁要是从20楼往下跳到地上,这种病啊,这种情况医生是不可能治好的
像糖尿病,高血压这种病啊,都是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抽烟喝酒造成的,本质上是一种慢性***,这种病啊,就算再过一万年,医生也是治不好的😊
为什么呢?因为医生能够治啊,那些我们不小心患的疾病,但是她他治不好我们主观***造成的伤病。
1:医院信息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这是一项基础工程,不直接让患者获利,但非常重要。
2:手术微创化。从普通手术到胸腔镜,腹腔镜,再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损伤越来越少,患者恢复越来越快。
3:每年都有新药在逐渐改进疗效,减少副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人类基因组***二十年前尚未完成,现在各种靶向药已经遍地开花。
4:放疗方面质子重离子的出现改变了放疗副作用大的缺陷。是一次放疗的技术革命。
5:ct,mri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人体内部的了解进入了三维时代。petct在三维基础上加入了分子靶向的精准化,这些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对针对技术的提高都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医学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进步会促进医学的进步。
医学的进步源于什么?
医学的进步它主要源于人类的需要,它激发人们特别是哲学家科学家去探索发现它的秘密,医学的发展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这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文化的,医学不仅仅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活动,它还承担着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健康责任,这涉及到公共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享有卫生保健应当是***的基本责任,这说明医学是一项公益性社会制度,需要国家强大的财政支持。中国外科学之父裘法祖院士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进仙者不可为医。医学的进步需要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数字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方方面面的相互联系互相支持,这样才能使医学极大的发展。
医学的进步源于什么😊?医学的进步源于生活😊和生活的环境影响。医学的创新源于认识人体五脏六腑的全能反应,领悟药物与人体的***产生治病的作用,活用古籍经典,反对教条僵化,辩证关系与施治结合,主观意识的医学诊断与客观病理的治疗调理有机结合,是医学进步的基础。
医学历史上还有哪些成就的医学家?
神农氏:最老的了,为《神农百草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啊!~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囗(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至周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
《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外经》。
华佗(?-208) :东汉末医学家。又名歫。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于外科尢为擅长,施针用药,简单有效。曾以“麻沸散”为“肠胃积聚”等病患者做***,成功施行腹部手术。反映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古人对于***方法和外科手术的运用已相当成熟。现存《中藏经》,系后人托名之作。
张仲景 :汉末著名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经钻研《内经》、《难经》及《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民间医疗经验,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王叔和 :魏晋间医学家。名熙,高平人。曾任太医令。精研医学,重视诊脉,收 辑前代诊脉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编成《脉经》十卷,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皇甫谧(215--282): 魏晋间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 那(今甘肃平凉西郊)人。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著成《甲乙经》。
巢元方 :隋代医学家。曾任太医博士,隋大业六年(610)主持 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书列述各类病症,为研究古代医学的重要资料。
孙思邈(581--682): 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曾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王冰:唐代医学家。自号启玄子。平素钻 研医学,曾郃时十二年,注释九卷本《黄帝内经素问》。所著又有《玄珠密语》、《元和纪用经》等,一说为后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疗保健的进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疗保健的进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6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