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健康食品算保健食品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健康食品算保健食品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销售保健品需要什么资质?
相必您提到的“保健品”指的的入口的保健食品吧。
销售保健食品也就是销售食品,只不过销售的是特殊的食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前,除了《食品流通许可证》还需要额外办理《保健食品经营备案登记凭证》,但改革之后就不同了。
第一,销售保健食品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是从事除食用农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所有种类食品销售必须办理的许可证,具体办理方式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建议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去咨询,各地可能在要求方面会有所不同。
办理后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在“经营项目”一栏会注明“特殊食品(保健食品)销售”,有效期五年。只有拿到这样的许可证才能销售保健食品。如果你的许可证项目上只有“预包装食品销售”是不能直接销售保健食品的。这个道理类似于你只有一个C驾照,就只能开小车,需要A驾照的大客车你就不能开,属于超范围了。
第二,只卖预包装保健食品不用健康证,但仍然建议有条件的办理。
提一下健康证,新的2015版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销售人员肯定是要办理健康证了,但现在安全法规定,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需要办理健康证。像保健食品由于存在包装,其实严格来说不用办理健康证。但是,从消费者的惯性思维以及为了整体店内的安全保障,还是建议办理健康证,万一你店里销售点散装直接入口的食品呢?到时候还得另办岂不麻烦?
既然是销售方,所售的保健食品都是***购而来,并非自产。为了产品的良好溯源,也为了保护经营者自身权益,***购的保健食品要做好供货商的资质证明(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购进票据的留存,同时做好记录,明确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1、保健品和OTC类目门槛相对较高,要有医疗卫生许可证,药检许可证,药品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保健品出售许可证,计生用品许可、销售人员的健康证,还要有营业执照等资质要求。
2、日常经营中会涉及到规则的不同,比如:保健食品类目商品标题、卖点、宝贝图片等是根据商品的品牌、批准文号、规格信息匹配显示,不允许您自行修改商品的标题、卖点、主图等信息。
咨询更多电商相关问题,可关注玺承电商学院私信噢~
从保健品和直销的乱像,你认为该如何走出营养健康产业的误区?
根据目前乱像对传销立法迫在眉睫,因根据《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分析需要有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共同执法才能有效,一般情况受害人会拨打110进行报警,警察一般不具备市场监管能力,如果找工商又不具备刑事执法能力,这样一来就给传销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取证难,执法难最终一般都是以遣散为主处理,导致传销屡禁不止。根据国内目前传销范围之大、参与人员众之多、受害人数之广,我国出台对传销更直接的法律法规已不能再拖,只有出台严厉的法律才能控制住这股歪风。
我粗略算一下受害范围,一个权健活动会员根据相关报道为100-万200万人口,(权健14年前后估计有上千***口受害)中国有91家有合法牌证的直销企业,没有直销牌照的传销公司和组织有数千个。2016年根据相关数据消费返利传销平台也是上万家之多(云联惠涉案金额达9000亿)。这两年权威部门公布的非法组织也至少几千个了。数量是惊人的,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和国内存在大量的传销及诈骗有直接关系,老百姓辛辛苦苦多年的血汗钱大部分都被传销组织骗走了,没有被骗的成为了少数,经济不景气也就容易理解了。
今天的非法传销行为更具虚拟性、跨区域性、隐蔽性、资本金融性和欺骗性,给发现、查处和打击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参与人数高达上千万,参与非法敛财、非法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亿,牵涉面广,受害者之多,令人瞠目结舌!他们引发了极具破坏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商业诚信,干扰了合法直销市场的正常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引发了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
更有甚者,极少数获牌直企也走向了股权融资、虚拟货币、金融集资、大单加盟的炒作之路。直销行业之未来,怎不令人担忧?
今天的直企及广大从业人员,站在什么角度看待直销行业模式、直销行业,方显至关重要。法律规则决定企业或个人命运,价值观念决定处事方式,动机决定行为。直企涉传丑闻不断,无论是企业主、经销商队伍、职业经理人,都应在这繁乱的花花世界坚守本份,坐怀不乱方为智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健康食品算保健食品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健康食品算保健食品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1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