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人保健拍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拍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按传统,多少岁该做寿,有什么讲究?
我认为满60岁的人,才做寿,60岁前通通叫过生日。
我们这里有种说法,男做进,女做满,意思是男士满59、69岁的时候,就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大操大办,提前庆祝60岁大寿,参加这种寿宴要送礼。真正满60、70整岁的时候,自己一家人和几个铁杆朋友小范围聚聚,就不请客,不收礼钱了。但女士就不一样,女士必须要满60、70整岁,才能做寿,才大办酒席,具体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估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老规矩,反正大家都是这样操作的。
我们这里有些地方还有一个规矩,不管男女满80岁,就不八方请客做大寿了,绝不大操大办,严禁放鞭炮惊动四方,只能一家人兄弟姊妹悄悄***给老人过生日。据民间传说,阎王爷掌握生死薄,大吵大闹会惊动和提醒阎王爷,让阎王爷觉得这个人年龄大了,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了。有些老人十分迷信,经常听他们说某某满80岁做了大寿,不久就被阎王爷请去喝茶了,所以他们十分害怕,过80大寿绝不张扬。
笔者认为,每个地方都有风俗习惯,只要不影响社会稳定和他人生活,无可厚非,但明显的封建迷信思想,借过生日敛财,必须坚决***和摈弃。当然生活还是要讲究仪式感,过生日,不以敛财为目的,请一家人和几个朋友小范围聚聚,叙叙旧,增进亲情和友情,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我是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关于“寿”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尚书·洪范》提出“五福”的概念,即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寿”排在第一位。
因此“寿”作为“五福”之首,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希望“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那么,多少岁该做寿?做寿又有什么讲究呢?
过生日的习俗最初兴起于魏晋,那时人们已经有了在生日这天进行庆祝的做法,到了唐宋以后开始盛行,比如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即 “千秋节”。到了这一天,不仅要举行宴会,还有乐器、舞蹈、杂耍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这种庆祝活动也影响了老百姓,他们上行下效,后来民间也就逐渐兴起了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以至于连《西游记》里的黑风山上的熊罴怪也过起了生日。
过生日的习俗就由此而来,但并不是任何年龄的庆祝都叫过生日,比如给6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叫过寿,也叫做寿。
七十岁为“大寿”,八十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这些为大庆之年,祝寿最为隆重。
此外老人七十三、八十四岁时也是“大寿”,这种观点与两个古人密切相关,当年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人们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人的门槛,只有大庆大贺,才能免灾避难。
而且有些地方在本命年和60岁以后还有系红布腰带的习俗,因为据说红色可以避邪消灾。
所以过寿,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来祝寿的人大都是子女、女婿、晚辈、至亲、及好友等,他们为了表达对“寿星”的祝福和敬意,都会欢聚在一起进行庆祝。
谢谢邀答。按民族传统,做寿是有不少讲究的,而一穿闻“某某多少岁生日办酒”“某某多少岁生日办酒”等等,似乎有些人每逢生日就得请客收礼摆宴席。
殊不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炎黄子孙说话办事都是很讲规矩的,不可乱来。
做寿也一样,有不少讲究。不是谁想办酒就办酒,也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笔者不才,且容慢慢道来,不妥之处,请好友诸君赐教。
为什么满六十岁才能做寿?据笔者所知,“寿”不可乱说乱用。过去有“下寿”“中寿”“上寿”之说,即一个人满六十岁称为“下寿”,满八十岁称为“中寿”,满一百岁称为“上寿”。所以,一个人不满六十岁不可称“寿”,不满六十岁也不可“做寿”。
按照我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从“甲子”开始,到“癸亥”,一个轮回六十年。一个人无论哪一年出生,到了六十岁才算走完了一个轮回,也叫过了“一个甲子”,六十一岁开始则是第二个轮回。因此,民间有没过六十岁就去世为“短命”之说。
所以,按我国传统,人满了六十岁才可以“做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拍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拍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2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