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人保健按摩骗局揭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老人保健按摩***揭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你怎么看待湖南岳阳一家养生馆向老人高价兜售保健品,而老人坚称自己没上当这件事?
- 城市里兴起了一些健康理疗点,专找退休老人免费做理疗,卖器械和保健品,这是否违法?
- 三无保健品专盯老年人,老人为何屡屡被“忽悠”?
- 河南老妈乐等高额返利的不法公司蔓延,为什么这些手段如今还是能欺骗到老年人?
- 为什么老年人只要和健康沾边的骗局都能上当甚至不惜跟子女吵架?
你怎么看待湖南岳阳一家养生馆向老人高价兜售保健品,而老人坚称自己没上当这件事?
向老人家兜售保健品是常见的做法,这些老人坚称自己没上当也不是怪事,不妨从这三个方面来看:
1.湖南岳阳这家养生馆很聪明,这种聪明就体现在对保健品的宣传和所谓的成效展示上,应该说养生馆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他们所讲的内容是一套一套的,他们所展示的保健品案例也是相当出成效,特别能忽悠人的,在他们的专业表演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欺骗效果。
2.老人家为什么容易被他们骗,还愿意为他们站台,具体原因有这些:老人得病是很痛苦的,实际上有些病就是老来病,是正常现象,他们也曾去过医院,但是医院的专业判断让老人家失望,认为住院治疗也是白治;相比之下,养生馆的宣传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认为值得花钱;加上平时养生馆工作人员又懂得小恩小惠感动了老人家。所以老人家才愿意为他们站台说话。
3.说实在话,现在之所以很多商家包括养生馆愿意卖保健品,主要是利润高,市场需求大,而且保健品与药品有一字之差,却相当能忽悠人,加上保健品还吃不死人,而且消费保健品的老人也往往不会大规模去闹事不会去告,而涉及要管的部门也多,但是也未明确哪一个主管。
99随便语:如今的老人们成了唐僧肉,很多不法商家都想扑上去咬一口,偏偏老人们又容易被蛊惑。
看了这段视频,颇为感慨。
相信家里有老人的,谈起这个话题都很无奈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湖南岳阳这家“伊美时健康生活馆”的手段并不高明。首先通过免费小礼品,取得老人们的信任,再通过授课给老人***,最后趁机推出自己的所谓“神药”。
▼领到免费小礼品的老人▼
▼人头攒动的授课现场▼
▼上当购买保健品的老人▼
这样的***我奶奶就亲身经历了,在岳阳市君山区,有一个所谓的养生馆,给老年人免费理疗,发报纸,发一些免费的小***,然后给他们推销各种产品,包括:7,8千的包治百病饮水机,1万多的能治疗癌症的玉石床垫等。
我认为这个事情得分为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当下,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在在外地工作,留下双亲父母在本地生活,一个月,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才看得到一次自己的儿女,那他们自然就需要一个倾诉,发泄,以及谈论的对象。现在很多所谓的老年人养生馆,针对这一情况,专门布置了一批营销人员,见到老年人就喊爷爷奶奶,大打所谓的亲情牌,让这些老年人对他们有“子女”的代入感,这是目前类似养生馆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还记得几年前,也是一对老年夫妻,看到有一家养生馆的营销人员以后,该营销人员与他们聊天,叫他们爷爷奶奶,甚至声泪俱下。卖出东西以后的第二天,这对夫妻发现上当,上门讨要金钱,结果被那个前一天还在叫他们“爷爷奶奶”的营销人员亲自赶出去。
其次,从老年人的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在自己年龄大以后,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例如眼花,耳背,腿脚不便等,各种不方便,导致他们想恢复到曾经的状态,而相当多的保健品就打着能让他们恢复的旗号来骗取钱财。现在还有很多老年人在自己得了各种各样的病痛以后,会有“怕死”的心态,一天到晚想着“我怕死”,“我得把这个病快点弄好,再不治好可能要死哦”,殊不知很多都是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的。这一批老年人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受教育程度有限,识别所谓“包治百病”的药物的能力有限。
第三,从生活条件的角度来看。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老年人都有自己的退休金,一个月2.3千的退休金很常见,很多老年人都抱着“苦日子过惯了”的心态,退休金除了保障基本的生活之外,没太多地方可花。而这些“养生馆”的出现,专业营销人员以及针对他们的营销话述,让他们防不胜防。经常莫名其妙就被绕进去了,导致盲目消费。
两方都有原因,现在的以些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很多老年人多多少少身体都有以些毛病,兜售保健品的老板们,就看到这一点,以方面忽悠老年人,关心老年人,来听课有奖,而且在那种场合,加上有些得到利的老年人在里面当托,你不上当,算你有本事。:
可怕可恨的就是,这种以公益之名,行诈骗之实!
这并非个别现场,而是在全国普遍性存在的现象,很多老人深受骗局而不自知。用免费体检或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中老年人参加,再利用宾馆、会议室等场所举办健康讲座,推销各类保健产品。以关爱老人健康,公益讲座之名,背地里却是保健***!
1、许多老年人出于对健康的渴求,加上老年人的判断力下降,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具有从众心理。
2、老年人晚年情感缺失、爱贪小便宜和对疾病认知不足等心理。
1、主动关心父母的健康。尊重老年人的能力感和价值感,通过日常关心问候及体检等方式,在其出现轻微病症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重后导致老年人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发生,让父母感受到子女对其健康的重视,让父母觉得被亲情围绕,被儿女需要。
2、子女应尽量创造条件,推荐一些可靠的养生电视节目和他们一起看(或让他们看),让老年人接触科普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3、引导父母培养怡心养性的爱好,加老年团体活动,多与同龄人交朋友。比如现在受到热捧的广场舞,是解决老年人兴趣匮乏的好方法,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式。
4、对这类健康***及时举报,并将情况反馈告知老人。
城市里兴起了一些健康理疗点,专找退休老人免费做理疗,卖器械和保健品,这是否违法?
这种地方还是少驻足为好!有病上医院,有智慧的就医,避免被忽悠,自己要有一些医学常识,家里备点常用药或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理疗器械,另外不贪小便宜就会少上当、不上当!
如果开店有合法的营业执照,相关的手续等都符合法律法规的[_a***_],比如销售保健品要有相关部门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需要有健康证,产品符合相关行业的资质认证,讲师要有从业职业资格证等等,符合这些要求本身是不违法的。
但是除了以上所例之外,类似的开店经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会议营销的模式,夸大产品功效,讲解产品时涉嫌治疗疾病和误导有治疗疾病效果,使用一些禁用语言和词汇,滥用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辨别能力差的特点,甚至利用中老年人无人照料缺乏亲情抚慰等因素诱导购买,也有的以高利益高回报为诱饵,透过不断的体验营销亲情感化等手段制造销售气氛,或者利用商托制造购买***象进行误导销售……等等。最后造成一些中老年人把退休工资家庭积蓄直至举债买了一大堆质次价高的器械和保健品,严重影响家庭和睦,有的血本无归,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不良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给整个社会的和谐添堵添乱。
这些现象在不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屡禁不止,如果有这些问题,就涉嫌违法了。遇到这些情况可以向当地工商市场监督公安等主管部门进行举报,以避免产生更大的社会危害。
三无保健品专盯老年人,老人为何屡屡被“忽悠”?
权健是打着直销的传销公司和传销组织有贴牌产品,不限制人身自由 。利用权来百货网络平台,大肆在全国各地***传销。权健***没那么简单,骗钱是小事,主要是***,破坏家庭,转变一个人的思维,可以毁了一个人, 一个家庭。是精神毒品。搞得家庭鸡犬不宁,妻离子散这是中国式直销带来的危害
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购买保健品, 主要是商家推销有噱头:一是抓住老年人图便宜心理。部分旅行社以免费旅游为噱头组织老年人旅游,实际是为了推销保健品的情况。二是商家促销时虚假宣传。如,保健品能治病、保健品能当饭吃、保健品能保人长寿、保健品具体“补脑”功能,等等,五花八门。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加大职能部门宣传力度,整治力度,净化保健品市场。三是建议老年人提高理性消费观念,加***品消费知识的学习,能够在购买卖时区别宣传用语,理性消费,提高防骗意识。只要自身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企业无论是企业***取何种形式宣传,均不能为之所动。事实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每个保健品均有推准文书,超出推准的保健功能进行宣传,均为虚***宣传。日常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产品的外包装,在有没有保健食品标志(象一个蓝色小帽子的图案)及编号,如果,有食健字标志的,可以查一查,是不是伪造的。如果,是药品,那就不是食健字标号的保健食品标志了。如果批准文号是Z开头的,才是药品。老年人在购买卖时,如是未发现批准文号是Z开头的,或者根本没有批准文号的,也有可能是普通食品,在宣***上,在店内、会议营销中,宣传再多、再好的功能,也只是给你***,骗人的,千万不要上当。
河南老妈乐等高额返利的不法公司蔓延,为什么这些手段如今还是能欺骗到老年人?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这个“老妈乐”***的操作流程:
按照“老妈乐”商城的会员体系,一共有五级消费档次,对应五个级别的会员,分别为银卡、金卡、钻卡、白金和翡翠会员。在媒体的暗访调查中,有所谓的“老妈乐”讲师这样向老年人宣讲他们的发财致富经:“咱们1280一张银卡会员,最终给你2000元;金卡是你只要花6400元,最后获利15120;钻卡是12800,最终返31520;白金卡是19200,最终返47920;翡翠是25600,最终返64320。”
以市民潘女士的经历为例,她买的三单银卡,一单需要1280元,每天拿到返利,只要十个月就能拿到连本带利的2000元。而消费25600元的翡翠会员,会在约六个月领到64320元的分红,每天大约能分得130至145元。消费越多,返利时间越短、金额越大。
事实上,这种买卖的真实盈利模式——用后来加入的会员投资,支付前期加入会员的返利——也就是典型的“庞氏***”。
第二,就是为什么这种***模式由来已久,还是会有人受骗?
我认为,主要在于三点:
1.类似于上世纪日本的“渡边太太”,目前中国家庭的财富管理也大部分掌握在女主人手上,老妈乐就是将目光对准了这一群体——手上有一部分闲置资产的中年女性。而这部分中年女性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社会经验有限,更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
2.***设置者从女***“买买买”的心理出发,***模式投其所好,吸引了一批受骗者的加入。
3.最重要的还是人性的贪念与侥幸心理。不管时代怎么变,公安机关做多少防骗宣传,人们都更倾向于相信,受骗的一定不是自己,自己选择的并不是***,这一投资项目能保本赚大钱,在贪念和侥幸心理的双重驱使下,受骗者当然层出不穷。
为什么老年人只要和健康沾边的***都能上当甚至不惜跟子女吵架?
部分老年人有题主所说的那种状况,但要说所有老年人都是这样子的,那就有点以偏概全了。
当下不时有媒体披露这类消息,的确让人一声叹息。个人观察,大致有以下原因导致这种现象:
一,大部分老年人存在或多或少的健康问题,从而引发对自身健康的“过度关注”,没有认识到有些身体机能状况是衰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一些退行***变是不可逆的,过度执着于某些疾病的“彻底痊愈”是不可能的,以致于对部分疾病乃至保健项目的迷信。
二,医疗或保健***的欺骗性。时常看到不少地方有医疗或保健产品的推介会,打着高端医疗专家,重大医疗成果,以及最好的治疗疗效等等口号,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藉此推销医疗保健器械与药品,有的产品根本就是***药,价格高昂。致使部分老年人缺乏鉴别而上当。
三,***方式多样。本人观察到,有的商家在欺骗老年人时,利用老年人的心理活动打心理战,打感情牌做局。老年人比较孤独时,居然还上门“联络感情”,甜言蜜语,进行蒙蔽,以致当老年人的子女识破时,老年人不信子女反而相信骗子,让人无可奈何。
随着年龄的增長,部分老年人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信息掌握不足,如果缺乏与子女的沟通和有效的社交生活,必然会对某些事物比如医疗健康***缺乏鉴别与警惕。作为子女,与其在事情发生后争吵,不如平时与父母多沟通交流。随着老人警惕性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完善,这类现象才会逐步减少乃至杜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揭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揭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womenhealth.com/post/64469.html